2023“双十一”收官,多亮点呈现新趋势

SHOPPING/ON 11.11
2023年“双十一”已落下帷幕,这个被赋予促销狂欢标志的“节日”业绩依旧亮眼,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,电商营销产生新的趋势。
一、成交总额突破万亿/ON 11.11
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星图数据发布的数据,今年10月31日20时至11月11日24时,全网累计成交额达11386亿元,同比增长2.1%。11日当日,成交金额达2777亿元,平均客单价达272元。
各大平台纷纷交出了自己的“双十一”战绩。
京东数据显示: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,成交额、订单量、用户数创新高,累计超过60个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,近2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,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。
天猫数据显示:截至11月12日零时,用户规模和商家规模显著增长,带动订单量和成交总额增长。共有402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,其中有243个是国货品牌,3.8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%。
抖音电商数据显示:抖音商城成交总额同比增长119%,平台整体参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1%,抖音商城场景的消费人数同比增长111%。
二、最低价、国潮、直播成为2023年“双十一”的新标签 /ON 11.11
最低价
今年,各大平台均采取了最为直接的营销策略,均表示自己平台的商品是全网的“最低价”。这显示出,平台正在回归网购的本质,最大化的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好商品。在经历了多年的抢红包,凑优惠券,卡点下单等等繁琐的“玩法”之后,消费者已经烧脑过度,参与意愿明显降低。各大平台定价策略的调整,无疑是为应对消费者新的需求做出的及时调整。
国潮繁荣
据天猫数据,截至11月11日零点,243个国货品牌成交额破亿,占到“亿元俱乐部”品牌数量的60%。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双十一期间,从全品类统计,网络零售额排名前20的品牌中,国产品牌便占据了11席。
近年来,我国国货繁荣发展,年轻人尤其是千禧一代更加偏爱国货品牌,国货的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。消费者不在只是钟爱“洋”品牌,对国货品牌也充满信心,也体现了国人的文化自信。
直播
据发布的数据显示,双十一期间,京东采销直播的总观看人数已突破3.8亿、小红书直播间GMV为去年同期4.2倍,天猫58个直播间销售额破亿。
除了各平台的头部主播外,今年店播也成为新的亮点,天猫将今年称为店播爆发元年,淘天全平台58个破亿直播间中,店铺直播占比超过6成,451个店播成交破千万。小红书表示,双十一期间,店播开播商家数为去年同期的8倍,店播GMV为去年同期的6.9倍。这表明平台商家正在积极的开拓自己的店播业务,相比之前找头部主播进行合作的模式,店播更能够增加自身流量,留住消费者。
三、消费者开始理性购物 /ON 11.11
相比之前的购物狂欢,今年大众对于消费更加趋于理性,与往年相比疯狂囤货的现象鲜有发生。这表明,消费者在参与双十一的心态上有了新的变化,对于价格、品质、后续保障有了综合性的追求。有消费者表示,在双十一之前就已经明确了自己要买的产品,其他的商品除非碰见自己特别中意的,要不然不会下单。另有消费者表示,自己在双十一之前就给自己确定了预算,买东西都在预算内展开。还有消费者表示,自己已经厌倦了商家的各种烧脑玩法,今年只选择直接给出“最低价”的商家或平台购买。
消费者理性的回归,有助于我国在线消费市场进一步的升级。消费者的新需求,新态度,新思想会倒逼平台和商家进一步优化“双十一”的营销方式,向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好商品。同时,消费的升级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。
四、“双十一”影响力走出国门 /ON 11.11
据媒体报道,“双十一”期间,东南亚国家的商家也是热火朝天,纷纷借助“双十一”的氛围,努力营造热烈的销售环境。曼谷、新加坡和雅加达的许多购物广场都在进行打折促销,努力想借助“双十一“的氛围提升业绩。另有媒体报道,在世界其他地方,许多企业和国外购物平台,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促销活动,共同参与到“双十一”的火热氛围中来。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,“双十一”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购物节日。
SHOPPING /ON 11.11
无论是店播、国潮,最终都表明,今天的电商平台需要回归大促的初心和零售的本质,从产品、服务到价格等多个方面更好的给予消费者“实惠”。电商这个生态才能继续繁荣下去。


微信号|美兰德调研
新浪微博|美兰德调研